科普:鞲鞴| 可以不识这俩字,但它对铁路很重要

科普:鞲鞴| 可以不识这俩字,但它对铁路很重要

徐寿(1818—1884年),字生元,号雪村,近代化学家、兵工学家。1862年。徐寿为清廷重臣曾国藩举荐,到安庆军械所工作,与华蘅芳等一起接受试制火轮船的任务。他们不惧困难,反复改进,于1865年制成一艘木质明轮船,这就是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自制的实用性蒸汽轮船一“黄鹄”号。1867年徐寿与其子徐建寅转入上海江南制造局,继续从事汽机轮船的研制。其后几年,徐寿仔细研究外国汽机的构造,并阅读参考西方有关汽机的著作,对汽机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基于已有的理论和实践,1871年徐寿和伟烈亚力(Alexander Wylie)合译《汽机发轫》,该书成为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蒸汽机的著作。1876年,徐寿在《格致汇编》光绪二年六月卷撰文《汽机命名说》,详细介绍了蒸汽机主要部件的译名,就“Piston”一词写道:“汽筒之内为汽所冲激而进退者,名日鞲鞴”。这就是鞲鞴的出处。

02

“鞲鞴”的作用

一开始鞲鞴杆是蒸汽机车上用的。蒸汽机车的动力是由摇连杆传递到动轮并使其转动的,前进蒸汽机车是由四个连杆把五个动轮直结在一起的、没有摇连杆机车就不能转动、机车就失去了动力、所以蒸汽机车必须有摇连杆机构。蒸汽机车锅炉蒸发的蒸汽经调整伐到汽室、经汽伐控制有节制动进入汽缸、推动勾贝前后移动、带动勾贝杆传递到十字头园肖、带动十字头、滑扳、经十字头肖带动摇杆前后摆动、并带动主曲拐做园周运动、经主曲拐肖传递给主动轮、使主动车转动、经连杆传递给其它四个动轮、由于动轮在钢轨上轮动、两者之间便产生了磨擦力、使机车产生了牵引力。

鞲鞴左行至最大行程,回转阀联络沟正好遮断右侧进气口,打开左侧进气口,推动鞲鞴反推,鞲鞴杆拉动摇杆。

调整回动机(回动装置)就是要使回动手把的位置,正确地反映滑块在月牙板槽内的位置,从而正确地实现各遮断比,充分发挥蒸汽机车的牵引力。蒸汽机车基本是人工动力,牵引力与气门和回动机操控关系重大,这与现在用的内燃机和电力机车区别很大。

对于现在的车辆来说,传统的碟刹、鼓刹大家都很熟悉,同样货车刹车也要一种装置,来让飞驰的列车减速,货车上的这种提供减速制动力的装置就叫鞲鞴,一种可以伸缩的杆。

03

“鞲鞴”的工作原理

列车是通过空气来制动(刹车)的,当减压时,勾贝就伸出来,带动闸瓦(火车刹车片)抱紧车轮,火车就会减速直至停车。当增压时,勾贝缩回去,闸瓦(火车刹车片)就脱离车轮,火车就又飞跑起来了。

鞲鞴虽小,不容小视

铁路上有成千上万个“车辆大夫”

在确保“鞲鞴”作用良好

保证列车安全运行

“鞲鞴”大家认了吗?

它的作用解了吗?

(部分内容来源:杭州北车辆段、长三角铁路、傻瓜乐力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