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痛腿麻

腰痛腿麻

患者如何初步判断自己腰痛腿麻是什么情况?

在临床治疗上,根据症状是否能够通过重复性动作减轻,腰痛腿麻分为三类:

能够通过重复性动作减轻症状的腰痛伴牵涉痛(如果病在此处,痛发「他乡」,这种疼痛医学上称为牵涉痛),包括:

前向弯腰减轻症状;

后向弯腰减轻症状;

不能够通过重复性动作减轻症状的腰痛伴放射痛。

在家里进行自我判断时:

判断疼痛的严重程度:疼痛 VAS 评分法,从 0 到 10 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(0 代表完全不同,10 代表无法忍受的剧痛),根据自身感觉来加以评分,分数越高则程度越重。VAS 大于 5 分时,要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
区分自己属于哪个分型:

判断自己有无偏好某个方向的动作

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向前弯腰的动作,是否存在以下情况:

年龄是否大于 50 岁;

喜欢坐着,感觉坐着时,症状减轻或没有症状;

膝盖伸直向前弯腰时,VAS 评分小于 6,重复做 10 次膝盖伸直向前弯腰的动作后,下肢麻木症状位置向大腿方向减轻或者腰痛的症状减轻,若有,则为 「腰痛伴牵涉痛向前弯腰能够减轻症状」 的类型。

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往后弯腰的动作。

是否喜欢趴在床上,将上半身撑起的动作,在这种姿势下,症状减轻或没有症状;

若向后弯腰时,VAS 评分小于 6,重复做 10 次向后弯腰的动作后,下肢串麻症状位置有没有向大腿方向减轻或者腰痛的症状减轻,若有,则为「腰痛伴牵涉痛向后弯腰能够减轻症状」的类型。

若以上都没有,则进行接下来的动作测试。

动作测试:

直腿抬高测试:平躺在床上,一侧腿伸直往上抬,观察是否在抬高 60° 之前出现下肢的串麻感和腰痛,若有,则为阳性;再进行另一侧直腿抬高测试,对比双侧的角度和感觉。

松垮试验:团身低头坐在床边,双手交叉放于身体后方,抬起一条腿用力伸直,勾脚,观察是否出现该侧腿的串麻症状,若出现则为阳性;再进行另一侧腿的伸直勾脚测试。

如果这两个动作都为阳性的话,腰痛腿麻的分型属于「不能够通过重复性动作减轻症状的腰痛伴放射痛」这一类 [2,3]。

腰痛腿麻和腰椎间盘突出是一回事吗?

不是一回事。

腰痛腿麻可能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,但并不是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都会引起腰痛、腿麻的症状,在正常无腰痛的人群中,30% 的人去拍核磁也会显示存在腰椎间盘突出。可以说,腰椎间盘突出和腰痛、腰痛伴腿麻这些症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。

因此,出现腰痛症状后,不要过分纠结于结构的异常或变化,而应采用各种联合治疗方法促进症状的恢复和日常生活、活动能力的改善 [4]。

腰痛腿麻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去医院治疗?

腰痛腿麻同时伴有以下情况时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:

有肿瘤倾向:

年龄 > 50 岁;

有癌症史;

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。

有腰背部感染风险的:

有皮肤感染或尿路感染,发热;

患有其他免疫抑制类疾病,如类风湿关节炎。

马尾综合征倾向:

大小便失禁;

尾骨、臀部感觉麻木、缺失;

勾脚、绷脚、勾脚趾无力。

椎骨骨折倾向:

老年人或者骨质疏松人群有过外伤,如跌倒或搬重物;

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;

年龄 > 70 岁。

症状严重,严重影响生活,无法行走 [1]。

腰痛腿麻需要去哪个科室就诊?

可以去医院的外科、骨科、康复科、运动医学科就诊,必要时可能还需要心理科协同治疗。

腰痛腿麻需要拍片子吗?

需要。拍摄 X 线片及核磁共振可以排除骨折造成的压迫,也可以了解椎间盘周围软组织,如肌肉韧带等对神经的压迫程度。

相关文章